安徽将开展“破壁”行动 为患者提供重大疾病诊疗一站式服务

日前,安徽省卫健委印发了《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2023-2025年)实施方案》(以下称《方案》),我省将开展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破壁”行动等专项行动,利用三年时间,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提升重大疾病诊疗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值得关注的是,我省将聚焦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开展“破壁”行动,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基础上优化要素配置和运行机制,力争到2025年末,在冠心病、脑卒中、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等专病的诊疗模式和组织形式有创新性突破。

完善急危重症患者的多学科协作救治机制


(资料图片)

急诊是守护生命的第一道关口,承担着各种急危重症的救治及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等工作。为提升急诊质量,《方案》要求,医疗机构应强化院前医疗急救与院内急诊的无缝衔接机制,畅通院前医疗急救与院内急诊信息,强化预检分诊,优化急诊就诊和绿色通道流程,完善急危重症患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多发性创伤、心脏骤停等急危重症患者的多学科协作救治机制。在未明确收治科室时,所有相关科室必须严格执行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协调抢救,不得推诿,最大程度提升患者救治效果。

在改善门诊医疗质量方面,《方案》要求,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在一次就诊过程结束前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首诊医师应当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和转科负责。加强门急诊专业人员和技术力量配备,优化门急诊诊疗工作流程。建立门诊疑难病例会诊制度,提供门诊疑难病例会诊服务,保障患者得到及时诊治。推行多学科联合诊疗(MDT)门诊。制定完善门诊手术和有创诊疗目录,加强门诊手术、门诊化疗、门诊输液等门诊服务的质量安全管理。门急诊工作质量应作为考核科室和医务人员的重要内容。

为患者提供重大疾病诊疗一站式服务

目前,多学科协作已经成为各大医院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模式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由患者围着医生转,转变为“患者不动医师动”的服务模式。

《方案》明确,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强化“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的理念,打破传统学科划分和专业设置壁垒,以多学科协作(MDT)为基础,建设专病中心,为患者提供重大疾病诊疗一站式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我省将开展“破壁”行动。聚焦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结合我省居民疾病谱和异地就医流向情况,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基础上优化要素配置和运行机制。力争到2025年末,在冠心病、脑卒中、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等专病的诊疗模式和组织形式有创新性突破。全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提升至80%;全省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提升至45%。

同时,我省还将实施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通过专项行动,降低手术并发症、麻醉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等负性事件发生率,及时发现和消除手术质量安全隐患。到2025年末,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进一步提升,全省三级医院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率明显下降、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不高于1.8‰。住院患者手术后获得性指标发生率不高于7.5‰,全面落实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制度。

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内查房

三级查房制度是事关医疗质量安全的核心制度之一。《方案》要求,医疗机构应严格落实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查房制度。根据本机构医师队伍和管理体制建立本机构的三级查房和相应的诊疗体系,保障临床科室对患者的查房频次、形式和内容符合规定。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2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三级医师中最高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中间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3次。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内查房。

同时,《方案》还明确了医师查房行为规范,尊重患者、注意仪表、保护隐私、加强沟通、规范流程。倡导医疗、护理、药事联合查房,倡导中西医联合查房,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针对性调整诊疗方案。对四级手术患者和疑难危重患者要进行重点查房,推行多学科联合查房。对不能满足每一位住院患者必须有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进行诊疗管理的专业部门(科室),医疗机构可采用专业类别相同或相近的专业部门(科室)合并运行,或实行大外科、大内科管理体制开展医疗活动。确无法满足要求的,应当停止提供相关住院诊疗服务。

在儿科配备驻科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管理

如今,创新医疗技术不断涌现,如何规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方案》明确,医疗机构要全面梳理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以限制类技术、内镜和介入技术等为重点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新增技术项目,需经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涉及伦理方面的还需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实施。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的专业人员范围,应用前要充分论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技术风险,并制定相应预案,加强新技术和新项目质量控制工作。

在提升合理用药水平方面,《方案》要求医疗机构应规范医师处方行为,按照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合理用药原则开具处方。严格抗菌药物分级管理,重点加强预防使用、联合使用和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管理,强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及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推行临床药师制,发挥药师在处方审核、处方点评、药学监护等合理用药管理方面的作用,开展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点评,严格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实行全行业内部通报制度,不断提高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水平。强化合理用药教育与培训,对不合理用药行为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在儿科等重点科室配备驻科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管理。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实习生 潘亦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