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都之郊,何以“狂飙”
位于铜陵市郊区经开区的安徽鸿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在生产电子零部件。
位于铜陵市郊区经开区5G光电产业园内的维派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内,工人在赶制电动滑板车订单。
(资料图片)
正在加快发展中的铜陵市郊区经开区。
近日,记者来到铜陵市郊区大通古镇,这个昔日繁华的长江古驿,岁月沉香与淳朴气息扑面而来。大通古镇所在的郊区,作为铜陵“一江两岸”的桥头堡和拥江发展的排头兵,处处涌动着奋进的热潮。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3.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4%、地区生产总值增速8.8%......今年一季度,铜陵市郊区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抢抓政策机遇期、施工黄金期,经济运行各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全区发展“加速跑”。
梳理郊区一季度经济发展指标,记者发现,该区一季度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达到10068.5%,堪称“狂飙”。
“狂飙”增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近日,记者赴郊区实地走访政府、园区、企业,探寻藏在细节里的答案。
“狂飙”增速是如何产生的
——发展为要,项目为王
从铜陵市中心往西南方向驱车约20分钟,便来到郊区经济开发区。这一片集聚新兴产业、承载着产业转型希望的产业园区,正在拔节生长。
5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郊区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项目现场,只见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焊接声、切割声、指挥声此起彼伏,项目厂房主体结构已基本成型。自1月份开工以来,施工方大干快干,全力推进项目进度。
“虽然我们二期项目占地只有78亩,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但我们高峰期可有1100多人施工,项目建设得很快,今年一季度就完成约60%的工程量。”铜陵市南部城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赵伟告诉记者,该项目计划建设9栋标准化厂房,总投资约1.6亿元,目前9栋厂房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并陆续封顶,预计6月底就可交付企业使用。
“虽然项目还在建设中,但已签约企业2家,还有3家重点企业正在洽谈中。”宋赵伟透露,三期项目预计下半年开始规划。
据悉,郊区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已于去年底投入使用,二期项目建成后计划引进光伏背板、光伏逆变器等新能源产业链企业七八家,预计年营业收入超过15亿元,年利润约1.5亿元。
“为什么一季度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速能这么高?其实与郊区加快项目转化、做实项目服务息息相关。”铜陵市郊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倩倩向记者解释,今年一季度全区新开工制造业项目7个,在一季度投资额约1.67亿元,包含智能制造业厂房二期、矿山无人运输系统、工程机械科技大修车间等项目。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在一季度就投资约1亿元,使得新开工制造业投资额迅速增加。
“去年一季度新开工制造业投资额基数低是另一原因。”陈倩倩坦言,去年同期新开工制造业投资额仅100多万元,比较下来,项目个数、投资额较去年均有大幅增长,由此产生了10068.5%的增速。
“虽然一季度各项指标大幅进位,但一季度除去春节也就两个半月,本身数据基数就比较小,之后再出现这么夸张增速的可能性应该不大,所以不能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反而更要自我加压。”陈倩倩告诉记者,随着时间推移,会更加客观地反映出真实水平,他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持续努力,才能继续保持项目建设的良好态势。
行走在郊区经开区,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这里的条块分隔较为整齐、厂房大多较新。郊区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曾玲向记者介绍,伴着“项目为王”理念的强力落实,近两三年经开区开始“火热”起来,“几年前过来,这里荒地居多,没有多少厂房。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有的客商来了都不愿意下车。”
曾玲的话,在宋赵伟处得到有力印证。“这几年招商引资速度快,园区建设也就越来越忙。”宋赵伟表示,作为园区建设的主要施工方,这两三年里他们已经建设近50栋厂房,绝大多数已投入使用、入驻企业。
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一季度“狂飙”的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速和这两年“狂飙”的设施建设速度,背后是铜陵市郊区对“项目为王”理念的强力落实。
2022年,铜陵市郊区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今年该区又组织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铆足干劲加快推进重大项目招引建设,全力以赴强调度、促开工,掀起实干、快干、大干热潮。
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全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拉动有效投资的成效愈发明显。为了全力以赴抓招引、增动能,郊区整合优化6条重点产业链,每条产业链均由区委常委任链长,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领导班子成员任副链长。对于在建项目,实行项目建设存在问题“日梳理”、建设进度“周调度”、目标完成情况“月通报”、流程环节“全程管控”,开展服务调度“三色预警”,确保项目建设不断档。
今年一季度,郊区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09亿元,新开工项目10个,竣工项目3个。如今二季度已经过半,在加快推进在建项目进度的同时,全区正积极奋战,加压跨越。记者了解到,该区二季度计划开工重大项目11个,计划竣工项目2个。上半年共计划竣工项目5个,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平台支撑。
虽然与先进地区比,郊区体量较小,但是其发展势头渐起。2022年,该区连续3个季度获全省投资“赛马”激励;作为全区经济发展主战场的郊区经济开发区,从此前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已逐步构建起“3+N”的高质量产业体系,其光电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产业初步形成集聚效应。
项目招引建设动能何以保障
——作风建设,“刀刃向内”
一季度,完成新签约总投资20.8亿元的夏能科技BIPV光电新材料生产基地及产业集群、总投资10.5亿元的亚弘泰年产3.5Gwh超低温储能动力电池、总投资5亿元的海螺水泥年产350万平方米环保型高效低阻收尘袋滤料生产线等项目28个,同比增长154.5%;新开工总投资5.24亿元的郊区生态观赏乐园、总投资2.8亿元的瀛耐鑫半导体应用材料及设备制造、总投资2亿元的葆特新材料年产2万吨改性复合高分子塑料母粒等省重点项目10个......今年以来,郊区重大项目招引建设捷报频传。
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但取得项目建设进展的背后,驱动力与斗志又来源于何处?
不可否认,人是决定性因素。但一支敢啃“硬骨头”、敢接“烫山芋”的干部队伍又从何而来?
在与郊区政府部门、园区、企业等人员的对话中,记者发现,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作风”二字。
“作风建设”可谓郊区近几年的高频词汇。在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突破年活动的同时,全区同步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奋进年活动,持续“刀刃向内”,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
为何要狠抓作风建设?
“郊区此前区划有所调整,更需要将干部们的思想统一起来、斗志激发出来,形成合力。”郊区纪委常委、巡察办主任崔光平表示,在监督中,他们还发现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加强作风建设必要且迫切。
此外,一次深刻的教训也让郊区深感作风建设的重要性。2021年底,一乡镇因征迁问题导致企业用地拖延,且乡镇干部对企业诉求也未引起足够重视,最终导致该企业旁落他地。
“至今想起来都很惋惜。”崔光平告诉记者,郊区此后将该案例拍摄成警示教育片并在相关会议上播放,以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提醒党员干部共同改进工作作风,用心呵护营商环境。
为加大作风建设力度,郊区还创新方式组织开展“骏马奖”“蜗牛杯”评选。“骏马奖”“蜗牛杯”不设名额限制,在经济运行、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等综合评议基础上,每半年认定一次。其中,“骏马奖”采取“自行申报+审核认定”的方式产生;“蜗牛杯”问题线索采取公开征集、专项督查、上级交办(督办)、媒体曝光、群众举报等方式收集。
去年8月,在郊区区委十二届五次全体会议暨全区作风建设推进会上,该区首次通报了当年上半年作风建设“骏马奖”“蜗牛杯”认定结果。除了对8家单位授予项目建设、“三比一争”、为民办实事、信访化解、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骏马奖”外,还评定另外两家单位为“蜗牛杯”,予以通报批评。
以正面引领和反面警示双轮驱动倒逼作风转变,为有为者鼓劲、为躺平者加压。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7家单位被授予“骏马奖”,4家单位被评“蜗牛杯”。
“评选结果与单位年度目标考核挂钩,并作为干部评优评先、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崔光平表示,对于能力较弱、不敢担当的干部,在约谈之后还是懒政、不作为的,会进一步作出相应处理。
作风建设不能抓一抓、放一放,也不是开一次会、印发几个文件就行的,关键在于长效,让“在位有为、不得不为”成为常态。记者了解到,郊区还成立联合督查组,对关乎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督查问效;同时在教育引导、考核问效等关键环节上下功夫,推进其延伸到二级机构和一般工作人员,推动主体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坚决防止出现“只挂帅不出征”“上热中温下冷”等问题。
作风建设怎样转化为“生产力”
——做优服务,激发活力
“一说发展就说体量小、底子薄,这不能成为发展慢的理由,更不能成为不作为的借口。”郊区区委书记王所宝直言。
今年2月,在全区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廉政警示教育大会上,王所宝连发“三问”:“有没有主动上前的服务意识?有没有雷厉风行的效率意识?有没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
当天的会议除了300余名郊区党员干部参加外,还特别邀请了14名郊区企业家代表列席,既是对该区党员干部的集体廉政警示教育,也是对企业家的一次公开承诺。王所宝在会上表示,要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警醒、创优环境只有进行时的自觉,拉高标杆、真抓实干,作出深层次的改变,追求全方位的突破,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争先进位。
干部作风好坏、营商环境优劣,企业的感受最直接。
采访中,记者来到位于郊区经开区的铜陵佳睿光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的不只有在生产线上忙碌的工人,还有经开区“包保”小组的工作人员。
“郊区的服务没话说!从去年10月厂房交付到今年3月开业,各种手续的办理我们都没操过心,‘包保’人员全程帮到底。”该公司总经理万顺军告诉记者,企业落户后但凡遇到问题,只需一个电话便会有人上门服务,“直观感受就是随叫随到、服务周到。”
记者获悉,为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创优营商环境,郊区经开区结合作风建设年要求,制定“赛马”工作激励方案,成立9个“包保”企业小组,重点解决项目落地建设、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赛马”比武情况列入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根据年度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完成比例计算相应得分,使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职工收入直接挂钩,切实提高问题化解精准度和工作人员服务效能。
随着服务水平持续提升,郊区出现了“引进一个企业,带来一串项目”的可喜现象。3月11日,位于郊区经开区内的鸿崎电子、葆特新材料、佳睿光学3家企业同步举行开业仪式,而这3家企业均由安徽葆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约6亿元。
“郊区上下能够急企业之所急、点对点地帮助企业解决厂房装修、企业注册等实际问题,而且态度热情、服务优质,这是我们选择落户郊区的主要原因。”在与3家企业开业仪式同时举行的郊区经开区招商推介会上,安徽葆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就为何投资于此“现身说法”,并号召参会的企业家“利用广泛的人脉资源,大力推介郊区、宣传郊区,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优秀人才来郊区投资兴业,实现互利共赢”。
从事电子显示屏生产的铜陵威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杰同样对郊区经开区的服务赞不绝口。“经开区给我们提供了‘代采购’和招工服务,有效解决了公司的人力和资金难题。”谭杰告诉记者,去年疫情管控期间,郊区经开区还专门协调物流车辆帮助企业运输货物,不但让企业避免了违约损失,还帮助企业留住了客户。
从招商到项目建设,再到项目投产运行,“为企业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在郊区逐渐从共识变成行动。
“跟企业关系好不好不在于人际关系,而在于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从招商到入驻、从生产到生活,只有把服务做到位,才能吸引更多企业来投资兴业。”提及招商引资的经验,曾玲表示,郊区经开区还实行包保企业专班责任制,企业有需求只要找专人对接,再由工作人员协调其他部门,“我们基本上都是手机24小时不关,手续全程代办。”
伴随着作风成效不断显现,郊区上下比学赶超的意识不断增强,各单位立足实际服务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激发。
5月9日,铜陵市郊区“悦江·党建会企厅”揭牌,其首场活动“悦江·政企茶叙”举行,企业家们与郊区区委书记、区直部门负责人等面对面交流。在宽松的氛围中,企业家们介绍公司发展情况,详述遇到的问题,提出内心的期待。
为持续提升服务企业水平,郊区还出台了党建引领助企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区委组织部牵头打造“悦江·党建会企厅”品牌,创新对话沟通模式,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推动资源要素加速向非公领域集聚。
“企业有反映,政府有回应,越聊越有信心。”“茶叙”中反映的相关问题得到答复后,安徽华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负责人唐新生开心地说。
(本报记者 刘 洋 许昊杰 顾 群)
关键词: